曆史上孫可望接受永曆朝廷與其說是想“聯明抗清”,還不如說是想要借永曆朝廷這杆大旗,“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南明剩下的政治遺產,從而達到他割據西南的目的。
正因為如此,後來孫可望受封為秦王後,儼然以皇帝自居,甚至規定一切衙署的稱謂前都要加“秦“字,對永曆帝也極儘侮辱之能事。永曆帝實在難以忍受不下去了,便派人持密詔讓與孫可望有矛盾的李定國前來護駕,最終發生了“十八先生之獄”。
最終駐紮在貴陽的孫可望親自率十萬大軍向駐於雲南的大西軍二號人物李定國發動進攻,孫可望壓不下失利的怒火,跑到長沙,投降清朝,以借兵複仇。
當然,一旦降了滿清,滿清又怎麼會放虎歸山,最後讓孫可望頂著一個可有可無的爵位,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北京。
一旦理解了這些,朱由榔就想通事情的關鍵所在了。
關鍵就在於,此時的明廷並不是那個四處流竄的流亡朝廷,而是擁有好幾萬兵馬、兩省之地,還有忠貞營那又是幾萬兵馬的政治實體。
有了這樣的底氣,如果孫可望同意與明廷合作,那麼內有李定國、劉文秀等“聯明派”,外有具有相當實力的朝廷,“內外響應”之下,他就算不想抗清,也得要抗清了。
所以孫可望這回的“過分條件”就是為了堵李定國等聯明派的嘴,順便拖延明廷這邊聯明抗清的打算。
當然,從好的一方麵想,王夫之此行,也收穫了不少。比如說西軍當中的“聯明派”力量相當強大,甚至能讓孫可望也不得不低頭,由此可見,關於聯合一事,孫可望所造成的阻力也冇有想象中這麼大。
那麼,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朱由榔沉著臉坐在首案邊,下麵則是三位閣臣
今天朝會又是一番唇槍舌劍、麵紅耳赤,實在是讓他有些生氣
“吵吵吵,就知道吵,好像隻要能‘斬了xxx’,‘罷免xxx’,‘彈劾xxx’就能天下太平了!”
朱由榔心中不斷腹誹了一個多時辰,才結束了朝會,三位閣臣也能看出天子心中不痛快,一下朝就來到了後麵小閣樓和皇帝開小會。
“陛下,朝臣雖有些言語過分,但說的也不無道理啊,孫可望有辱君父,所言狂妄,斷不可理會啊。”
瞿式耜苦口婆心,在他看來,孫可望這個離譜要求根本就冇有討論的必要。
而呂大器也道
“答應孫可望的無理要求是斷不可行的,陛下,不如朝廷再行其他辦法。此次王中書出使滇黔,雖然冇有得到結果,但好歹也瞭解了,西軍當中心向朝廷的將佐軍士還是不少的,否則孫可望也不必用這藉口來搪塞朝廷。”
“不如......我們派人私下與李定國、劉文秀等聯絡。”
這話似是有理,但一旁的陳子壯卻搖了搖頭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