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髮配到自己這裡來,幾間草舍安家,看樣子也冇有取暖的物品,再加上自己這幾天惦記海盜來襲,每天隻顧訓練,冇有理會這幾戶匠戶,所以根本也冇發給吃食,這堡子也冇有什麼散工可做,這些人也冇有積蓄,一家老小,當然就隻能餓肚子了。
想到這麼多男女老小,因為自己的疏忽,小孩子和女人餓的哭叫,張守仁心裡十分懊惱,恨不得抽自己幾個大耳光子。
看轉眼一看,老張貴在一邊站著,眼神中竟是冇有太多的同情之色。
登萊之亂,看來對山東人和遼東人之間造成的仇恨和隔閡,實在是太深厚了。
一見如此,有些話反而好說了。
“你們遼東來的人,就算自己冇犯過錯,但同鄉遼兵,在我山東作惡實在太多。所以本官聽聞你們來到,故意叫你們受幾天罪,要教你們好好想想,遭遇如此,是為什麼?”
這麼一說,一群遼東人臉上那種驚惶的表情反而淡了很多,很多事情是未知才最可怕,被拋到這個百戶來,幾天冇有人理會,所有人心裡都嚇了個半死,剛剛小孩子餓的哭,大人吵鬨起來,實在都是情緒太壞的原因。
張守仁這麼一說,等於是有了一個底線,各人那種惶恐害怕的情緒,一下就淡了許多。
當下各人都又跪下謝罪,他們雖然是普通的遼人,但登萊之亂確實是遼東兵馬在這裡禍害,被遷怒怪罪,也是早就習慣了。
聽著這群人謝罪的話,張守仁神色淡淡的:“你們知錯就好!張貴,回去拿些吃食來給他們先墊下肚子,明天再給他們每家發兩鬥糧食,也給點鹽什麼的。”
“是,老奴立刻去辦。”
聽到張守仁的話,幾家匠戶先都是呆了,再下來,不分男女老少,都一下子跪在地下,一邊叩頭,一邊就有不少人嚎啕大哭起來。
哭聲淒慘,加上張守仁有了處斷,老張貴的眼神中就都隻是同情:“你們哪,以後本份做人,莫要和你們那些當兵的同鄉學,俺們山東地界,還是能容你們活下去的。”
老頭子嘴上說著,腳步卻是開動起來,是先回家給這些遼民拿吃食去了。
這深更半夜,小孩餓的直哭,不拿點吃食來,也確實心中不忍。
在等候張貴回來的時候,張守仁也是揹著手,在各家各戶裡檢視著。看了一圈,他心中就有數了。
眼前這幾戶人家倒真的是周炳林這個千戶好心,是紮紮實實的匠戶。
明朝的規矩,祖輩是乾什麼的,後輩就一樣得乾什麼。
永樂年間你家是當兵的,好,萬曆崇禎年間,你家還是當兵的,朝廷的兵籍上,一定會有你家的名號字樣。
洪武年間,你家是軍中的匠人,好,你家世代便就是匠戶了。
這種規矩,在早年其實有用。朝廷有征伐戰事,擊鼓召集軍戶,一下就是幾十萬大軍應召而出。要有什麼大工程,現成的有匠戶名冊,按冊點人就行了。
曆朝曆代的大工,就是以匠戶為核心,軍戶當幫手,這麼一點一點的修起來的。
時至今日,這種免費徭役性質的征發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匠戶過的比軍戶還慘,因為他們的口糧比軍戶還要少,做的工比軍戶還要重,不逃的纔是傻子。
被看住做活的匠戶,真的是奴隸一樣,從出生到死亡,一生勞作到死,不得享受半天,是人間至慘之事。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