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出生於魯國,祖籍在宋國。
如果非要追根溯源,孔子和殷家是有親戚關係的,他的先祖也是商朝開國君王成湯。
孔子的十五世祖名叫微仲,是微子啟的弟弟,宋國的第二代君主。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與眾弟子的語錄被整理結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這本書的地位非常非常重要,對中華文明的影響非常非常大,尤其是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論語》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而喜《易》。
在孔子之前,《易》不過用於卜筮,主要內容包括六十西卦的卦象和卦爻辭。
孔子早年不語怪力亂神,很少研究《易》。
但是他到了晚年後,忽然開始認真研讀《易》,以至於韋編三絕,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多次斷裂。
後來,孔子重新修訂《易經》,又作了“十翼”,也就是《易傳》。
《易經》,被後世譽為群經之首。
關於老子的祖籍,有多種說法。
有人說他就是宋國人。
也有人說他是陳國人,出生在今河南周口鹿邑,距離宋國都城商丘不足一百公裡。
他騎青牛西出函穀關時,寫下了《道德經》五千言。
這是中國第一本由個人獨立創作完成的書籍。
《道德經》是我國被翻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文化著作,被譽為萬經之王。
《易經》《論語》和《道德經》這三本書,被認為是中華文化的源頭。
在中國眾多文化典籍中,對國人影響最深遠,對世界文化貢獻最大的,莫過於這三本書。
所以我們學習國學,必然要學這三本書。
但是經典難讀,尤其是《論語》和《道德經》,讀著讀著,會給我們很強烈的違和感。
這兩本書的內容,與我們對儒道兩家的固有印象大相徑庭。
儒家給我們的印象是積極進取,經世致用,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是入世的思想。
孔子在《易經·象傳》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孟子·儘心章句》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荀子·修身》則說: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大同社會,是儒家構建的理想社會,是他們心目中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天下為所有人共有,賢德能乾的人在位,人人誠實守信,和睦相處。
老年人可以頤養天年,壯年人可以學有所用,孩子們可以健康成長,矜寡孤獨和殘疾人能得到社會的供養。
人們不浪費也不貪戀財物,用心工作卻不謀私利。
因為不會發生盜竊、造反等危害社會的事情,所以再不用關上家門,這就是大同社會。
儒家的誌向,看起來相當高遠。
道家給我們的印象是消極無為,順其自然,是出世的思想。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足常樂,不敢為天下先。”
莊子呢,他情願做爛泥塘裡的烏龜,也不願意當官。
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楊朱還要離譜些,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典型的一毛不拔。
道家的作派,完全是一副與世無爭、自得其樂的模樣。
但是,《論語》和《道德經》的主要內容似乎並非如此。
點擊彈出菜單